络纱机与络筒机区别和1332m络筒机的导纱距离

点蓝字关注,不迷路~

纱线毛羽产生的因素与控制措施(上)(紧接上期)

3.2.3 并条工艺

并条工序的重点是优化牵伸工艺,提高纤维的伸直平行度。其工艺思路是头并并合数和总牵伸倍数宜小不宜大;后区牵伸倍数和后区隔距宜大不宜小;二并并合数与总牵伸倍数相当,未并并合数与总牵伸倍数相当。后区牵伸倍数宜小不宜大,前区牵伸倍数宜大不宜小。同时缩小圈条器喇叭口直径,使条子圈放紧密,表面光滑。采用"中定量、重加压、顺牵伸、中捻度、小张力、适当罗拉隔距”的工艺原则对减少成纱毛羽有利。并条机后区不同牵伸倍数对成纱毛羽的影响对比试验见表6。

从表6可知,头并采用较大后区牵伸倍数,末并采用较小后区牵伸倍数有利于提高纤维伸直度、平行度,改善熟条内部结构,对改善细纱条干减少成纱毛羽极为重要。

3.2.4 粗纱工序

粗纱工序降低毛羽的重点是增加须条的紧密度,提高纤维的伸直平行度,保证纱体更光洁。要达到这一要求,可适当地增加粗纱车间的相对湿度和粗纱回潮率。主牵伸区采用适宜的集合器,以保持良好的纤维通道状态和钳口压力;选择适宜的钳口隔距,适当减少粗纱定量,减小后区牵伸倍数。这些均有利于成纱毛羽的降低。对比试验见表7、表8。

注:纺纱品种为T/C、 65/35 、18tex。

注:中区集合器规格为宽6mm×高4mm,前区集合器高度相同。

从表8可知,开口宽度小的集合器能提高须条紧密度,改善粗纱内部结构,提高粗纱光洁度,减少成纱毛羽。

3.2.5 细纱工序

细纱工序是产生毛羽的主要工序,一是细纱前罗拉钳口引出的须条到加捻点间的加捻三角区,据统计,加捻三角区产生的毛羽占纱线毛羽的80%一85%;二是纱线专件器材不良,操作不良,温湿度控制不当等也会引起成纱毛羽大幅增加。

3.2.5.1 优化工艺设计

采用集聚纺纱技术,利用负压横向集聚纤维须条,减少加捻三角区,纺出的紧密纱毛羽少,在相同的纺纱条件下,集聚纺纱线毛羽与传统环锭纺相比大约可降低70%左右。集聚纺纱张力的大小直接影响成纱毛羽,张力过小会造成集聚区纤维积压,集聚效果差,使一部分纤维呈游离状态被卷入纱线而形成毛羽;张力过大会造成集聚区纤维被拉直,达不到好的集聚效果,不能有效地减少毛羽。所以要根据不同的纺纱原料,选择合适的纺纱张力。

罗拉隔距是一项重要工艺参数,罗拉隔距必须与纤维长度相适应,从而减少浮游纤维的数量。隔距过大,这一区域运动的纤维不能被有效控制,使毛羽增多。细纱后区牵伸倍数要与粗纱捻系数相匹配,一方面能防止纤维的扩散,另一方面能控制纤维的运动。细纱捻系数过小,纱线在生产中易产生毛羽,在不影响细纱产量的情况下,适当增加细纱捻系数,可减少纤维伸出纱体的数量和长度,有利于减少毛羽。采用粗纱轻定量,减小细纱总牵伸倍数,有助于减少纤维在牵伸中的移距偏差;增大粗纱捻系数,增大细纱后区罗拉隔距,减小细纱后区牵伸倍数,对减少毛羽也有很好效果。

3.2.5.2 合理选用专件器材

在纺纱过程中选用低硬度高弹性的优质胶辊胶圈,它们具有受压后表面覆盖面积大,对牵伸区纤维控制力好,使胶辊的横向握持力均匀,一方面加强了对浮游纤维和钳口边缘纤维的有效握持,另一方面缩小了前罗拉加捻三角区,将部分浮游纤维卷入纱体,有利于毛羽减少。选择适应性好,走熟期短,断头少的钢丝圈,配套表面硬度适中,内外跑道光滑,摩擦因数小的钢领,有利于降低毛羽。而钢丝圈的选用太轻或太重,会影响纺纱张力,重时纺纱张力大,会增加钢丝圈对纱线的摩擦起毛;过轻,纺纱张力小,气圈过大会造成纱线碰隔纱板,毛羽也会增加。不同质量的钢丝圈对成纱毛羽的影响对比见表9。

3.2.5.3 细纱机械状态

保持细纱机运行状态良好,确保各部件、通道光洁对控制毛羽很重要。如导纱钩不光滑起槽等容易造成成纱毛羽增多;还要保证钢领、锭子、导纱钩"三同心",不同心易使纺纱气圈歪斜变形、碰隔纱板或纱管头,纺纱张力不稳定,造成钢丝圈运行不平稳,直接造成成纱毛羽增加;钢领板升降要平稳,不打顿;严防黏、缠、挂、堵,及时清理积花、短绒和飞花,对细号纱要适当调节管底位置,防止管底位置过低而造成毛羽增加。

3.2.6 络筒工序

络筒工序一般是毛羽增加最多的工序。随着络纱技术的不断提升,自动化,高速化越来越高,目前自动络纱机线速度高达2千米/分钟,实现了生头、结头、清纱、在线检测纱疵等自动化功能,集机电仪于一体。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纱线从纱管上退绕下来要经过许多关卡,接受清纱、接头等处理,使加工线路加长,增加了纱线的磨损机会;络纱速度的提高也会使纱线与通道及槽筒之间的磨擦增加,二者都会造成纱线毛羽增加。

3.2.6.1 高速自动络筒机控制纱线毛羽的措施:

(1) 采用络纱速度变频调速技术,使管纱线退绕张力及络纱时的气圈得到控制,做到基本一致,从而减少因张力过大而使纱线与通道零部件及空气的摩擦,同时也减少了筒子纱与槽筒之间的滑移而造成的磨擦,达到减少毛羽的目的。

(2) 加装气圈控制器,控制器可随管纱上纱退绕部位而升降,有效控制了张力变化,有利于减少毛羽。

(3) 加装气圈破裂器,采用弹簧加压圆盘式张力器或气动加压双张力盘进行张力调节,能使纱线退绕的张力及气圈受控,做到张力稳定一致,减少因张力过大而使纱与通道零部件及空气的摩擦增加,从而减少了毛羽。如:日本村田PC21自动络纱机上加装的Bαlcon 气圈控制器为例,加装后使整个络纱过程中络纱张力保持稳定,有效减少了络纱后的毛羽并明显低于无控制器的纱的毛羽量。表10所示加装与不加装气圈控制器,加工纱线毛羽状况对比(络纱时细纱管上纱位置分为10段)。

由表10可以看出,加装控制器的络纱机比不加的络出机毛羽明显减少,且速度增加,毛羽也会减少。

四、温湿度对成纱毛羽的影响

温湿度影响纤维的刚性和导电性,因此对成纱毛羽有一定影响。它可控制纤维的吸湿、放湿状态,进而影响短绒和弯钩纤维的产生。不合适的温湿度将导纤维缠绕胶辊、胶圈、罗拉、网格圈等,造成断头增加使得飞花、毛羽增多。生产实践证明:在不影响细纱缠绕和断头的情况下,相对湿度稍大一些有利于减少成纱毛羽。相对湿度偏大时,纤维柔软,易被捻入纱体中,且易消除静电;相对湿度小易产生静电,使毛羽增加。纺纱车间温湿度控制表见表11。

五、结语

毛羽不仅影响纱线的外观、光泽、手感,还影响后工序织物的加工质量。只有了解毛羽产生的原因,掌握毛羽产生的规律,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各工序工艺设计合理;优选纺纱器材,合理使用、搭配和精心保养;维护好设备运转状态,提升车工操作技能;控制好各工序温湿度,就能减少毛羽的产生,保证后工序的加工质量不断提升。

作者:胡振龙 孙国栋 耿爱民 东营市宏远纺织有限公司

编辑:中国纱线网新媒体团队

对于本期话题你有什么看法?欢迎转发、收藏、评论、点赞,走过路过不要忘了关注,不关注一个,不许走~

领取福利:

第一步、关注。

第二步、私信回复加群,邀请您加入500个纺织群,群内海量求购供应信息让您1分钟找到客户。

如果你想看更多纺织资讯,最新行情,可以前去公众号「中国纱线网」

回复数字「2」,及时获取最新纺织行情

1、毛羽的定义

纱线毛羽指的是伸出纱线主体的纤维端或圈。我国与日本、英国、德国、美国等国都用毛羽指数来表征毛羽的多少,毛羽指数的定义是在单位纱线长度的单边纱线平面视图的某一边上,超过某一定投影长度(垂直距离)的毛羽累计根数,单位为根/10m(该指标数值的大小受测试长度和投影长度等因素的影响)。

2、毛羽的影响

毛羽造成了纱线外表的毛绒,降低了纱线外观的光泽性。过多的成纱毛羽会影响正常上浆,并在织造过程中,造成开口不清,断头增加。

纱线毛羽的多少和分布对布的质量和织物的染色印花质量都有重大影响,而且还会产生织物服用过程中的起毛起球问题。

3 mm以上的毛羽会严重影响后道的生产,影响纱线及其最终产品的外观、手感和使用性能。因此,纱线毛羽指标已成为当前的重要质量考核指标。

3、影响毛羽的主要因素

3.1 原料对毛羽的影响

原棉的纤维长度、细度、成熟度、短绒率、纤维所携带的杂质等在纱线的形成过程中,对毛羽的产生将带来直接的影响。

(1) 纤维的抗扭刚度和抗弯刚度越大成纱毛羽就越多;

(2) 纤维越细,纱线截面内的纤维根数越多,其纤维头端外露的可能性越大,则造成成纱毛羽的机率就越多;

(3) 纤维自身所携带的杂质在纺纱过程中容易产生疵点,影响须条的正常运行与伸直平行,使纤维露出纱体的机会增加而产生毛羽;

(4) 纤维成熟度好、长度长、整齐度好,则单位长度内纤维根数越少其成纱毛羽就越少。

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配棉的质量和回花的使用率,提高原料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3.2 前纺各工序对成纱毛羽的影响

(1) 清梳联保持各机件状态良好,合理设置参数。减少对纤维的刮擦与损伤,以免在细纱高倍牵伸过程中被拉断的纤维比较多,使纱线的耐磨性变差,毛羽增多。增强分梳效能,同时尽量减少短绒的产生机会,伸直纤维,减少毛羽的形成机率。

(2) 一般来说,普梳纱比精梳纱的毛羽多30%~40%。精梳排除了棉条中的大量短纤,提高了纤维伸直平行度,使成纱毛羽减少。精梳准备工序要注意减少粘卷现象,精梳适当增加落棉,保持顶梳、锡林和毛刷良好的工作状态,整个输棉通道要光洁无毛剌。

(3) 并条工序要注意牵伸分配,提高纤维伸直度,减少毛羽的形成机率,喇叭口不能挂花,压力棒要定时检查、保证良好状态。

(4) 粗纱工序应以适当提高粗纱捻系数对减少成纱毛羽有一定的作用。同时,在所有有棉条通过的地方都要保持光洁,不能有挂花现象。

(5) 前纺各工序使用的塑料棉条筒与棉条相互摩擦容易产生静电,纤维间相互排斥和吸引,一些短绒不能被正常包覆而形成毛羽,塑料条筒要光洁无毛刺。

3.3 后纺工序对成纱毛羽的影响

(1) 细纱是纺纱的关键工序,其纺专器材的优劣对成纱毛羽影响较大。如:钢领直径不精确,圆整度、平整度不良,或有波纹、毛刺、凹凸不平与不光洁,钢领板不平或走动变形,上下运动不垂直;钢丝圈与钢领配合不良、嵌花;导纱钩起槽,对纱条的摩擦;锭子对锭尖中心不准等,都会导致纱线毛羽增加。细纱锭速、加捻区工艺条件及设备状态、牵伸分配、捻系数的大小都会影响纱线毛羽。

(2) 钢丝圈的轻重直接影响毛羽,钢丝圈太重,纺纱张力大,气圈小,使钢丝圈对纱条的摩擦增加,至使纱线与筒管顶端相碰摩擦而产生毛羽。同时,纱线也易被刮擦而形成棉结。若钢丝圈太轻,纺纱张力小,气圈过大而使纱线与隔纱板相碰撞而产生毛羽。

(3) 络筒工序是毛羽增加最多的一个工序,其原因主要是络筒各机部件对纱线的摩擦而造成的。络纱速度随络纱速度增加毛羽呈增加趋势,要合理选择络纱速度。络筒工序还要保持络纱通道内的所有元件完好、光洁,避免棉纱在运动过程摩擦、产生静电,导致棉纱毛羽增加。

4、温湿度及其它因素的影响

从理论上讲,湿度是影响毛羽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各种条件变化的不稳定性,很难量化它对毛羽的影响,只有从长期的监测中才能看到它对毛羽的影响趋势。

湿度大,则纤维体积膨胀,透气性差,单纤维强力提高,纱线在相同条件下耐受强力提高,耐摩擦力提高,毛羽有减少趋势,因此,在细纱,络筒工序适当增加加工环境的湿度,有利于毛羽的减少。

纱线自身相互摩擦也会产生毛羽,从细纱机上落下的管纱或已络成的筒子纱在退绕、运输、储存过程中相互摩擦亦会产生毛羽。所以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轻拿轻放,尽量减少毛羽的产生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