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模型手工制作(古建筑模型图片)

发布时间:

图为尤松展示制作的古建筑模型。 梅镱泷 摄

图为尤松展示制作的古建筑模型。 梅镱泷 摄

脑海里构思好形状后,时兴华就开始准备材料,根据预估的大小尺寸、板材厚度、愣子所需宽度不断调节打磨,再一点点完成。然而制作初期并不这么顺利,第一件得意之作——北京天坛他用了整整 2 年的时间才完成。" 天坛的底部我是用牙签一点点裁、粘制作,它的难点第一个在于小,手常常抓不牢;第二个则在于对尺寸的掌握上,当时比例没控制好,反反复复拆除了 4 次才总算满意。" 时兴华说,天坛最特别的部分,就是木斗,没有木斗的衬托,那不叫天坛," 光是木斗就大概花了半年时间。"

同样,也是找好角度,柱子要是歪了,那房子也一定盖不好。

斗栱的历史非常悠久,不同时代,栱的构成和形态各不相同,但基本都由两个功能件组成:一是横向或纵向用于承托枋梁的“栱”,二是位于“栱”间,承托连接各层“栱”的方形构件“斗”。“斗栱”的名称也由此而来。

“做故宫角楼模型,斗栱基本构件‘三才升’的制作是十分考验人的。”李长久表示,“三才升”只能开顺身口,只允许纵向构件通过,做斗栱时要特别注意不能把四个搭交口方向弄反,还有体积小、用量大的斗口仅有3毫米,要在砂纸上反复翻磨,手指头磨出血是常有的事。


[17]撩檐枋,亦称橑檐枋,宋斗栱外端用以承托屋檐之枋料。此枋荷载大,故断面高度为其他枋之1倍,如用圆料,则称撩风槫,其下以小枋料或替木托之,此法多见于北方之唐(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辽(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建筑。

斗栱,又称斗科、欂栌,是中国木构架建筑结构的关键性部件,在横粱和立柱之间挑出以承重,将屋檐的荷载经斗栱传递到立柱。主要由方形的斗和前后左右挑出的弓形横木栱经多重交叉组合而成,它可传递荷载,将建筑物上部的重量平均分配在这承托的构架上,以分散横梁和立柱衔接的地方横梁所受的集中剪力,使梁木不易折损。每一组合称一攒。斗栱对屋檐有支撑和减震作用,也有较强的装饰性,因此,多用于较高等级建筑上。斗栱发明后逐步成为大型建筑物所不可缺少的构件,也是中国古典建筑显著特征之一。

竹子在江南的社会生活和文化观念中具有特殊地位。它不仅是人们日常衣食住行中无处不在的材料,更是江南文化的一个重要象征。在展厅外,澎湃新闻记者看到了一组竹艺装置作品,它们由东华大学环艺专业学生设计,与园区中江南风格的水景桥梁连成一体。临水的“水韵廊”通过竹材在空间中的组织与搭建,试图展现出江南古典建筑之一——徽派建筑高低错落的形态和临水而居的风韵。在设计中,竹子的主体骨架以廊形结构来还原徽派传统民居的拱形桥梁和门洞的形态,以及岸边柳条垂落于水面的的形态。“垂直的屋面”从江南传统民居的屋顶造型中抽象出元素,并运用于外形框架的设计上。“竹翼声”的设计灵感来于孩子欢笑打闹时的声音氛围,声音所带来的情绪感受转化成视觉效果,风吹过时,竹风铃会响起竹子敲打的声音,如流水一般,让人联想到江南氛围。

下昂的作用与上昂恰恰相反,主要用于檐下斗拱,实物极多,应用亦广,其作用是可以在尽可能少增加铺作高度的前提条件下,有效地增加檐部挑出深度,藉以适应屋面坡度的变化。

无论我身在何处 ,都不会放弃我喜欢的东西。

做好小框找间隙配合。

把头绞项造是一种特殊的柱梁结合方式(也可以认为是一种特殊的斗栱),没有出跳。具体做法是将内部伸出的梁栿端部砍成挑尖梁头或者耍头或昂的形式,与泥道栱直接相交于柱顶的栌斗上。泥道栱上再置两个散斗和一个齐心斗(类似于清的一斗三升),然后直接承接撩檐枋、檐檩等。该种形制出现较早,在唐宋前就有出现,宋元后基本没有出现。

云南中部地区的四合院住宅形式,住宅地盘方整,外观方整,四周高墙,当地称"一颗印"。整座“一颗印”,独门独户,高墙小窗,空间紧凑,体量不大,小巧灵便,无固定朝向,可随山坡走向形成无规则的散点布置。“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是白族居民常用的宅制,三坊每坊皆三间二层,正房一坊朝南,面对照壁,主要供老人居住;东、西厢房二坊由下辈居住。正房三间的两侧,各有“漏角屋”两间,也是二层,但进深与高度皆比正房稍小,前面形成一个小天井或“一线天”以利采光、通风及排雨。

建筑展“江南寻宅记”展厅现场,江南园林仿宋式单檐歇山顶建筑模型